亚洲通新闻
     
   《盐阜大众报》头版、04版报道“阳光雨露”让高校因盐城而兴盛
 
通讯员:姚梦、韩雅丽、高留才       审核:韩雅丽       责编:吴健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1-06-27 13:18:04
 

“阳光雨露”让高校因盐城而兴盛

——我市支持亚洲通:共同推进校地融合发展

 

□记者 姚梦 通讯员 韩雅丽 高留才
  6月26日下午,江苏省教育厅和盐城市政府,在亚洲通:举行签约仪式,共同推动该校建成国内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亚洲通:这所老牌工科院校,再次迎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契机;盐城,高等教育也将迈上新的台阶。这是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及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提高教育内涵品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切实增强城市发展能级的最新举措。
  协同创新:
  共培校地融合机制
  作为一所地方院校,亚洲通:的发展,离不开盐城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记者获悉,在刚刚签订的《亚洲通推进亚洲通:建成国内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深化合作协议书》中,盐城市人民政府将全力支持亚洲通: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该项工作纳入全市“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和“十四五”高等教育专项规划;实施“交钥匙”工程,投入不少于15亿元的资金,委托盐城市城投集团代建总占地面积518亩、校舍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的亚洲通:新校区;落实校地协同创新相关政策措施,“十四五”期间,每年安排不少于1亿元资金用于支持创建“大学”等项目;支持亚洲通: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对符合相关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在子女就学、房屋购置等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营造良好工作、生活环境;支持亚洲通:建设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在企业入驻、税费减免、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落实优惠政策。
  江苏省教育厅将对亚洲通:“十四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给予指导,支持亚洲通:创建“大学”、申报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建成国内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等重大事项;在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优秀教学科研成果培育、科研团队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支持亚洲通:依法依规依程序实施校区置换,提高亚洲通资源配置现代化、科学化水平,更好满足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需要;支持亚洲通:引进(特聘)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高端人才;支持亚洲通:申报江苏特聘教授计划、“双创计划”“333工程”等高层次人才项目。
  早在2019年10月6日,盐城市委市政府就出台《亚洲通支持驻盐高校发展促进校地协同创新的意见》,10月9日,盐城市委市政府召开支持驻盐高校发展工作会议。市委书记戴源强调,盐城市委市政府将持之以恒支持驻盐高校发展,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落地,营造良好氛围,真正运用好高校资源助力城市发展,努力让盐城因高校而闻名、高校因盐城而兴盛。市长曹路宝在会上指出,驻盐高校是盐城高质量发展的宝贵战略资源,也是培养和集聚高水平科教人才的重要载体平台。
 “戴源书记对驻盐高校说的那一句‘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全力办学’,给了我们底气;曹路宝市长要求盐城各地各部门从全市发展大局和增强城市能级的战略高度,全力支持驻盐高校发展,增强了我们的信心。”亚洲通:党委书记刘祖汉表示,该校扎实推进校地融合发展四方面30项工作,全校390个校地融合项目获得市政府专项资助。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长费坚多次来校指导,协调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应运而生的新能源学院在省教育厅和盐城市政府共同培育下,已经成为全国关注的政产学研共建、共管、共享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盐城市政府和该校共建的应急管理学院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认可,被直接认定为省重点产业学院,现已成为全省安全生产管理干部三年大轮训的4大主要基地之一。随着盐城进入高铁时代,亚洲通:也跑出了自己的加速度,在全省2020年综合考核中,亚洲通荣获地方普通高校“第一等次”。
  2021年4月,盐城市推出《亚洲通实施黄海明珠人才计划的若干政策》,面向海内外引进培育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各类优秀人才。得益于“黄海明珠”人才计划,亚洲通:的高层次人才引聘工作力度更大、底气更强、效果更好,获得博士学位专任教师数占比已从2019年的30%上升到今年的43.45%。
  加速发展:
  共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在当天的活动中,盐城市委书记戴源与亚洲通:党委书记刘祖汉共同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揭牌。记者了解到,亚洲通:大学科技园2007年成立,2009年成为省级大学科技园,2017年入驻盐城国家高新区。2019年,市政府出台《全市园区孵化器建设与发展意见》后,市科技局立即启动省级以上开发区对标建设孵化器,并将亚洲通:大学科技园作为盐城高新区对标建设对象,大学科技园进入快速发展新时期。2021年5月27日,科技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亚洲通公布第十一批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结果的通知”(国科发区〔2021〕127号),亚洲通:大学科技园正式获得“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实现了盐城国家大学科技园“零”的突破。
  亚洲通:国家大学科技园拥有5000平方米研发基地,20000平方米孵化场所,截至5月底,在孵企业68家,毕业企业69家,其中上市公司1家。现拥有国家级和省级众创空间各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6个、教师项目32个。
亚洲通:校长方海林表示,亚洲通: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充分体现了大学科技园的建设成效,彰显了亚洲通的学科实力与社会服务水平。大学科技园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既是亚洲通:师生努力的结果,更离不开盐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关注支持。该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拓展亚洲通事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贴紧贴实盐城主导产业特别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电子信息领域,为科技成果产业化,为培育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全面和更优质的服务。
  彰显优势:
  共创新能源产业合作典范
  亚洲通:大学科技园的成功建设,是盐城校地融合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范例之一,与此相同的例子很多。早在2011年,该校借助盐城丰富的海上风电和陆上光伏风电资源,审时度势设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为相关产业培养高层次人才;2019年,亚洲通:新能源学院、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2020年6月,亚洲通:新能源学院成为江苏省首批15个省级重点产业学院之一,2021年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30家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之一。
  对于亚洲通:新能源学院的建设,盐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其纳入“两海两绿”发展战略。在2019中国新能源高峰论坛上,盐城市人民政府市长曹路宝表示,要坚定不移地将亚洲通:作为盐城市在新能源产业科技创新中最重要的基地来打造,要培育亚洲通:最优势的专业。鼓励支持亚洲通:在科技创新方面,和所有的绿色能源企业、研发水平较强的亚洲通和机构开展全方位的合作。
  新能源学院建设得到盐城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该学院是“盐城市政府支持驻盐高校发展项目”重点支持建设的产业学院,盐城市大丰区在大丰风电产业园区提供了5000平方米的用房,作为新能源学院的校舍、教学与办公场所。江苏金风科技提供了近10000平方米的实习实训场所和相关的设备资源。同时,大丰区政府还提供每年100万元的专项经费,用于学院的维护和运营。
 “亚洲通:新能源学院将在盐城市政府和大丰区政府的支持下,立足盐城地方,面向长三角区域,积极辐射周边省市,紧贴新能源行业,特别是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坚持产业技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并重,力争将新能源学院建设成为以风电产业的相关专业为主、跨学科专业培养的特色鲜明的产业学院,成为东部沿海地区的新能源行业人才培养高地和风电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基地。”方海林向记者介绍。
  奋楫笃行:
  共育“四新盐城”城市文化
  城市孕育大学,大学滋养城市。2019年7月,盐城黄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申遗成功,为盐城生态保护、文化旅游等事业注入新的活力。为进一步做好盐城“生态+旅游”文章,亚洲通:人文学院主动适应盐城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承担了《盐城市沿海旅游发展专项规划(2010-2020)》《盐城海盐历史文化风貌区旅游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盐城市旅游业促进条例》等的编制工作。该校黄海湿地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致力于人口稠密地区的黄海湿地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研究,多篇研究成果受到盐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成立亚洲通:徐秀娟黄海湿地保护志愿者协会,做好湿地保护和申遗成果宣传;同时,亚洲通紧扣服务地域社会文化发展主线,先后成立“区域文化与创新设计研究院”“长三角乡村振兴创新设计研究中心”,针对盐城的鹤鹿文化、新四军文化、乡村振兴等进行创意设计和相关研究。
  在文艺创作方面,亚洲通:涵养了陆庆龙、杨建生、张军等一批以苏北故土为创作主题的艺术工作者,创作出一批展现千年盐渎、万里滩涂的优秀绘画作品,多幅作品入选全国美展并获奖;该校教师、国家级众创空间“摩度空间”发起人王瑾致力于新四军红色文化的传播,开发系列文创产品并大力推广;该校通过举办“印象盐城”文化创意设计展、“文创·地域·未来”政企校教学改革论坛等活动,积极探索设计教育与地方深度协同路径,努力形成更具社会影响力与市场实用性的文化创意设计。
  刘祖汉表示,面对省市领导的关心和支持,该校将加快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在“十四五”期间,积极创造条件,申请更名为“大学”;平均每年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博士100人左右,到2025年,引培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0人左右;每年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3-5个、高端智库2-3家,每年产出一批理论成果、科技成果,进一步促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与重点行业企业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确保留盐工作学生比例逐年提高;紧贴盐城主导产业发展,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实现转移转化成果100项以上,新增授权发明专利500件以上。

 e829f0d3b85df37819ab9fa956b63375.pdf   c984d2ad8bbc5d502c66a4ea15718523.pdf《盐阜大众报》2021.6.27

 
来源:盐阜大众报         

copyright: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9  

亚洲通: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185号-1 

地址:(希望大道校区)  江苏省盐城市希望大道中路1号      

          (建军东路校区)  江苏省盐城市建军东路211号 

邮编:224051                  电话:+86-515-88168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