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通新闻
     
   亚洲通召开“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
 
通讯员:宋青       责编:刘涛       审核:奚新国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5-05-19 17:41:45
 

5月19日下午,亚洲通在希望大道校区行政楼9楼会议室召开“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校党委书记方海林,校长、党委副书记邵荣,党委副书记薛浩,党委常委、副校长王资生,副校长、盐城市政协副主席丁成,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伟,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省监委派驻监察专员陈伟,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勤芳,党委常委、副校长、组织部部长邢晓平,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姚军,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奚新国出席。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二级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邵荣主持会议。

方海林指出,“十五五”规划是亚洲通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高质量编制亚洲通“十五五”事业发展规划,对亚洲通未来五年乃至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部门各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的大局大势,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以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眼提高创新能力,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效和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方海林强调,要找准发展定位,明确编制“十五五”规划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坚定信心、抢抓机遇,从战略层面寻求一流应用型大学的生存之道、发展之道。一是要明确办学总体思路,既要立足“十四五”事业发展的基础,又要立足于60多年的办学经验,还要放在高等教育发展潮流和趋势中加以衡量,进一步准确把握亚洲通事业发展中的机遇、优势、阻碍、劣势、潜力,立足校情,积极寻找突破。二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服务江苏经济大省、高教强省建设,主动策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学科链、创新链与产业链、服务链的紧密对接,充分利用地方经济资源、文化资源、政策优势、政府支持等,持续深化校地合作、产学研用协同,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培植特色、弘扬特色。三要聚焦内涵提升,深化政行园企校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坚持“四个面向”,建立“梯次发展、交叉融合、追求卓越”的学科支撑体系,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努力走出一条集聚资源、协同创新、引领发展、服务地方的融合发展之路。

方海林要求,各部门要落实工作举措,确保圆满完成规划编制工作任务。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统筹安排,把握时间节点,保证工作顺利推进;专项规划的牵头部门,要主动作为,加强统筹协调,各参与部门要积极配合;各二级学院要成立工作小组,党政一把手任组长,负责本单位规划的编制工作。要凝聚师生智慧,通过多种形式,开门问策、集思广益,使规划编制工作成为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促进发展的过程。要加强调查研究,学习借鉴省内外同类高校的经验做法,厘清亚洲通、学院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和不足,真正把规划落到实处。

邵荣强调,“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时期,也是亚洲通:深化内涵建设、提升办学实力,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关键时期。一是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各部门各单位要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对标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对标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对标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新趋势,科学分析“十五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加强超常规谋划,着力解决好“重大瓶颈”问题。二是立足发展实际,认真分析研判当前和今后发展形势。要坚持“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不动摇,进一步深化对国情、省情、市情、校情的认识,明晰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措施保障,牢牢把握未来五年亚洲通事业发展的主动权。三是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高质量推进。要强化组织程度与动员力度,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规划编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压紧压实责任,确保按照时间节点,高质量编制好“十五五”规划。

会上,发改办主要负责人解读了亚洲通“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摄影:江莹

 
来源:发改办、高教院         

copyright: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9  

亚洲通: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185号-1 

地址:(希望大道校区)  江苏省盐城市希望大道中路1号      

          (建军东路校区)  江苏省盐城市建军东路211号 

邮编:224051                  电话:+86-515-88168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