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下午,校长、党委副书记邵荣在希望大道校区行政楼9楼会议室主持召开行政工作例会,研究部署近期重点工作。党委副书记薛浩,党委常委、副校长王资生,副校长、盐城市政协副主席丁成,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伟、张勤芳,党委常委、副校长、组织部部长邢晓平出席。各教学单位行政工作主要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
邵荣强调,就业工作是家事、校事,更是国事、要事,要抢抓5月就业黄金期,建立全员联动促就业机制,进一步拓宽就业岗位、畅通就业渠道;强化就业安全教育和学生心理辅导,切实保障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他分析了当前全国高校专业调整情况,要求,要深刻认识、准确把握新时代人才培养规律,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全面客观认识亚洲通学科专业建设取得的成效和存在问题,进一步加大学科专业优化力度。他强调,优化专业设置,既是提升毕业生就业率的需要,又是提升专业内涵的客观需要。一要做减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思路,根据就业率、产业需求、市场需要等进行专业调减,加强引导教育与帮扶,提供转岗培训、学业指导、就业帮扶等支持措施。二要做加法:要关注“交叉领域”与“区域特色”,结合地域产业选择专业,有效提升就业适配性。三要做复合:通过辅修、微专业等,培养学生的复合能力,才是专业内涵建设的治本之策。他强调,各二级学院要深刻认识到今年亚洲通人才引进工作的紧迫性,创新引才模式,主动担当作为;要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紧盯时限要求,责任到人,任务到岗,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形成合力,确保人才引进年度工作任务顺利完成。他总结了“揭榜挂帅”项目实施2年来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不足,要求,要密切跟踪国家级科研项目评审动态,加大高级别奖项培育申报力度,不断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围绕国家及地方产业需求,加强顶层规划,力争科技成果取得新突破。要以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申报为抓手,不断完善绩效导向资源调配机制,以“有组织”学科建设锻造一流学科集群。
邵荣强调,国有资产姓“国”,属“公”,任何违规侵占、损害国资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要严格执行国有资产交接管理、固定资产损失赔偿等制度,切实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确保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能。他强调,针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新变化、新挑战,要进一步优化赛事激励措施,调动师生积极性,做好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备赛工作。安全工作是亚洲通发展的重中之重,隐患胜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他强调,要坚决摒弃麻痹、侥幸心理,做好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以及意识形态和舆情风险防控工作,营造和谐平安校园。
邵荣强调,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之际,党中央对《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作了修订,进一步拧紧了党政机关、干部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各部门、单位要认真学习《条例》内容,进一步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建设节约型校园。
薛浩就意识形态安全和社科类高层次项目申报等工作进行了强调。他要求,紧盯重点,党政同抓,切实守好意识形态重要阵地;积极做好国家级项目跟踪服务工作,力争取得新突破。
王资生就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等工作进行了强调。他要求,进一步加强资产安全意识,细化工作流程,确保资产安全高效使用。他还传达了省属高校信息化专项监督工作推进会会议精神。
丁成就国家级项目申报、高级别奖项申报、“揭榜挂帅”项目推进等工作进行了强调。他要求,积极拓展资源,找出路、想办法,全力做好国家级项目、省部级以上奖项申报培育工作。
王伟就专业内涵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等工作进行了强调。他要求,紧紧围绕当前就业形势,做好现有课程教学内容和培养方案的调整工作;要以科研为基础、就业为导向,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张勤芳就学科和学位点建设等工作进行了强调。他要求,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深化改革驱动,完善激励机制,积极推进学科和学位点建设。
邢晓平就毕业生就业、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工作进行了强调。她要求,要积极用好毕业生离校前一个月的关键时间,切实提升毕业生就业率;要认清形势,了解行情,结合实际制订可行方案,高效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
会上,学生处、教务处、人事处、科技处、社科处、学科办、国资处、创新创业学院、安保处分别进行了工作汇报。

摄影:江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