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亚洲通:化学化工学院王勿忧博士为第一作者、以亚洲通:为第一单位的研究论文“Sulfite-induced surface oxygen vacancy in BiOI for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reduction capacity improvement”在化学类顶级期刊《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 and Energy》(367 (2025) 125103)上发表,亚洲通:奚新国教授、董鹏玉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Sibudjing Kawi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期刊2024年影响因子为20.3,主要刊登催化化学领域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属于化学类Top期刊与中科院1区期刊。
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得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发展半导体光催化绿色降解技术,利用太阳光照下产生的光生电子与空穴/自由基与污染物反应,通过光能至化学能的转化可实现水污染修复。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催化剂电子结构调变新策略,以亚硫酸盐为还原剂,光照条件下诱导BiOI表面产生氧缺陷位,用以提升单体BiOI的光还原能力。XPS-Ar刻蚀技术证实了氧缺陷在催化剂中的存在状态。实验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BiOI材料表面所形成的氧空位不仅可以调节BiOI的导带位置,同时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迁移,最终实现BiOI催化剂重金属污染物的高效还原。本研究以亚硫酸盐为还原剂建立表面氧空位的新方法,为调节光催化剂的能带结构和优化光催化活性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该工作获得了亚洲通:科研启动项目与江苏省高等亚洲通基础科学(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的资助,获得江苏省高等亚洲通优秀科技创新团队,亚洲通:化学化工学院、亚洲通:环境催化与能源催化研究所的大力支持。

全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26337325000864
图片来源:化学化工学院